Notice: Undefined index: HTTP_REFERER in /home/wwwroot/slmc/wwwroot/e/action/ShowInfo.php on line 2 加快被动房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被动房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019-10-15 16:08:41 来源: 作者: 阅读:  字体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姚兵

1010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论坛暨产业园项目对接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到场的参会嘉宾、企业代表们收获满满。原住建部副部长姚兵发表《加快被动房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讲话,给在场的被动房行业人士们以鼓舞,激发了不断前行的动力。全文如下:

姚会长.jpg

2018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下发。《意见》提出,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包括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消除。

《意见》要求,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无疑是让城乡更美丽的创新举措。促进城乡融合,需要创新的内容方方面面,今天,我从建筑创新的角度,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加强被动房建设的问题。

一、被动房建设是引进更是传承

被动房一词由德文PSSIVHAUS翻译而来。自1991年在德国Darmstadt市建成第一座被动房至今, 20多年的实践已充分验证了其高舒适性和超低能耗的特点。所谓被动房是指通过采用先进节能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使建筑围护结构达到最优化,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并通过新风系统的高效热()回收装置将室内废气中的热()量回收利用,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在此基础上,被动式建筑还通过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来实现舒适的温度、湿度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或制冷系统的依赖或完全取消这类设施。

我国的民族建筑特别是古建筑,例如福建传统民居——土楼,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这里历史上可耕地很少,又是盗匪出没频繁之地,为了防卫和减少占地,只能建造占地少、层数多和有很好防卫性能的土楼。土楼的建筑特色表现在它突出的防卫性能,奇特的外观造型及内部空间,群体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它们从选址、规划、布局、到建造使用过程都体现了与特定地方自然环境的良好适应性。

中国窑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气候,生土材料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有利于再生与良性循环,最符合生态建筑原则。这里的黄土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为窑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提。

部分少数民族的干阑式建筑,也有类似的优点。这种建筑架设在桩柱上,一般下层作为养畜和放置杂物用,上层通常住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火热、潮湿多雨(湿热性气候)的中国南部包括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岛、台湾等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

上述所有这些古建住宅,都是靠自然通风,靠铆榫联接保湿隔热的,完全符合被动房的要求。当然了,由于过去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其建筑规模与水平远不能同日而语,但这种节能环保的"基困"是值得挖掘、研究和传承的。

因此,我们既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大力引进被动房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也要传承弘扬民族建筑的精髄,结合中国实际,将被动式房屋建设提高到新时代的新水平。

二、被动房建设是需求更是市场

2017年全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5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其中公共建筑能耗3.41亿吨标准煤、城镇居住建筑能耗3.2亿吨标准煤、农村建筑能耗1.97亿吨标准煤;全国建筑总面积达到近70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面积约150余亿平方米、城镇居住建筑面积268亿平方米、农村居住建筑280亿平方米。在全国总建筑能耗与面积中,北方城镇采暖面积和能耗分别为129亿平方米、1.93亿吨标准煤,采暖能耗强度为每平方米14.9千克标准煤。

由此可见,无论是被动房新建,还是原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需求量巨大,对于企业来说是大蛋糕。加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以及整个国际市场,企业在被动房建设领域,更是前景广阔,机遇无限,大有可为。

三、被动房建设是差距更是潜力   

未来的建筑必将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建筑,因此中国式被动房从设计到开发,再到新材料的生产和应用,都需要与最前沿技术、绿色制造的新材料相结合,必须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其基本内涵:

·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

·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

·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形式,集中体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所要求的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构件在工厂实行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生产效率极高。与传统建筑方式相较而言的种种优越性,决定了其必然成为建筑业转型发展和绿色建筑实现的有效途径。

木结构房屋、轻钢结构房屋,插上装配式和被动式一对翅膀,会真正全方位实现建筑的节能降耗,大大节省成本,其研发、应用潜力无可限量。若再与BIM技术密切结合,必将引领未来建筑的发展潮流。

被动房和装配式建筑都是建筑业技术进步的卓越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均通过建筑业上的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形式和建筑效果上的节能和环保,不同程度的实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制构件,在工地完成装配而相对传统建筑形式更加高效、环保的建筑形式。

被动房是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能源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

被动房建设无论是机制、政策,还是技术研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革新,还是新型建筑机具的研制,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尚有不少差距,而差距正是我们创新的空间,蕴含着巨大潜力。因此,我们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推广成熟的技术,也要借鉴他国的前沿科技,不断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比利时,世界上第一个最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只建造被动式房屋的国家。从201511日 起,比利时所有新建建筑将按被动式房屋标准建造。欧盟,2020 年全面强制新建建筑使用被动式建筑。

奥地利,制定了包括被动式建筑在内的能源自供自足循环经济政策,将在2040 年实现不再依赖石化能源全国二氧化碳零排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石化能源消耗的国家。

德国,2016 年全面强制新建建筑使用被动式建筑,2050 年前完成全部现有建筑改造成被动式建筑。

四、被动房建设是机遇更是挑战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节能城市建设。要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自然气候特点,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这是首次在国家文件中明确发展被动式建筑。

被动房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符合各方利益。发展绿色低碳被动房符合中国国情,它将撬动千亿元建筑产业,成为未来主流建筑的一场革命。

被动房建设是企业在新时代的新机遇。而这个机遇对于企业来说更是严峻的挑战。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挑战,有创业和创新的挑战,有人力资源的挑战,有企业先进装备的挑战,更有企业在品牌质量和市场信誉方面的挑战等等。

企业和企业家只有树立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和锐意创新精神,才能在大好机遇面前迎接挑战,真正把握机遇。

结语:

新的时代坐标,新的奋斗起点,新的时代方位,新的改革起点。2018516日,习近平在给在天津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人工智能呈现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全球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让我们以创新为动力,提高被动房建设是引进更是传承、是需求更是市场、是差距更是潜力、是机遇更是挑战的认识,加快被动房建设步伐,促进城乡更好融合,更快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設中做出习近平新时代的伟大贡献!

谢谢大家!